Home 美食 美国餐饮 纽约房产 理财 报税 移民 旅游 法拉盛 布碌仑 纽约 新泽西 费城 洛杉矶 三藩市 芝加哥 波士顿 加拿大 温哥华 多伦多

The City that Never Sleeps,浮生若梦撩纽约(一)水木老师的微课堂


DATE : 3 / 2019 | V: 1078
分享 评论


The City that Never Sleeps,浮生若梦撩纽约(一)

水木
水木老师的微课堂

ynnews110

介绍老昆明的传统,民俗,方言,地名,爱我昆明,我是英丹蓝。

(先说几句:自从换了堂口,忙得不可开交,很多人多说为这个公号不更新了可惜,再也看不到水木辛辣犀利的言辞,水木也深深反思,还是要不忘初心把自我找回来,争取至少每几天还能对各种有趣的时事点评一番,再多把生我养我的老昆明挖掘一道,上周有个好消息,盘踞度假区十余年的罗建宾被抓了,这是度假区全体人民的福分,春节去了次纽约,一直想写一下,昨天在高铁上敲出第一部分,那我们就开始吧)

    一直以来,美国都成为了向往的地方,对美国的印象大概是从在小时候昆明女孩子们的橡皮筋口令中就有“美国的烟囱高又高,安娜小姐娇又娇,左手拿着鸡蛋糕,右手......”得到的;不管是后来中学时喜欢军事,大学时迷恋体育还是直到现在还在青睐摩托,美国都是完全无法回避的存在,在南联盟大使馆呗炸后,我也曾走上街头,参与了30年来可能唯一允许的示威游行,高喊打倒美帝国主义。对这个国家或好或坏的认识,所有的信息来源于各种二传,所以总有一天,要去这个光怪离奇的地方去看一看,而纽约,就是美国最好的代表。

    最大的惊艳,来源于从地铁J线Broadway地下钻出来的那一刻,原来这就是美国,淹没在这个成千上万人的大城中,我觉得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一种独来独往,无人理会的自由。好了,但既然是游记,那就要从开始说起。
    为什么来纽约,是一个偶然,当去年10月在泰国自驾纵贯克拉半岛后,发现泰美丽的50个府已被我去了36个,加之以后恐怕还要在这里度过余生,就订立了三年内不再来泰国的flag,春节去哪里就成了一个问题。这里还是要强烈推荐下服务一无是处的东航,至少“东航机+酒”确实算个相当
实惠的选择。现在就先从钱开始说吧。
    在很多人看来,到美国旅游两大障碍,钱和时间,其实如果计划得当,花费并不比去一次三亚高多少。12月订的春节期间2月5日-2月14日,昆明
-浦东-纽约,四程往返含税,纽约曼哈顿假日酒店和百老汇希尔顿花园酒店共4晚,合单人8900,这就是本次出行的最大头支出了。当时考虑还要去自驾康涅狄格合罗德岛两天,所以没有订满酒店,后面行程有变,这是后话。

第一节:签证并不是很难办

    都说美国签证难办,一直心存忌惮,虽说出国频繁但主要是老少边穷边远战乱瘟疫的化外之地,这次首先认真学习了美国B2签证的各种攻略,准备齐各种资料预约了时间11月间赴成都面签。按照攻略入住美领馆对面的华侨宾馆,第二天一早就去门口溜达树上挂着各种预约时间,按顺序排好队即可。小插曲是在进馆钱预查资料时说我的照片不合格,不能戴眼镜(我护照上戴了眼镜),还好周围吃美签这碗饭的人太多,马上路对面照美帝所需照片,立等可取。进馆搜身查验然后排队,签证处真的很小,大家都噤若寒蝉,面带凝重,面试官一字排开,有冷若冰霜状的,也有笑里藏刀状的,在我之前的三个人都被拒签,大致就是扯东扯西,非要说美国有熟人之类。到我后就问了两个问题,干嘛的?去哪里?告知做地产的,去纽约。于是,就通过了。靠!那么简单,我背着全部身家什么房产证行驶证各种几十页的流水,啥也没看,还想着要怎么应对刁钻问题,结果好没成就感。
      5天后签证寄到,开始准备行程了。

第二节:行程安排

    首先想到的是纽约-费城-华盛顿东海岸经典自驾游,但研究了中国驾照在美国各州的效力后发现,新泽西州不承认中国驾照,就意味着我要绕行宾夕法尼亚州才能到华盛顿,这要多出四-五小时车程,网上也有人说无需考虑直接穿行别违章即可,但觉得中美关系微妙期,还是小心为上,费城和DC都值得认真阅读,走马观花也没多大意义,于是决定换条冷门线路。
    纽约州是个很奇葩的造型,它从美加边境的尼亚加拉瀑布开始一直延续到长岛大西洋边,但海岸线非常短,是活生生从新泽西里挤出一块来,既然南面走不通,只有考虑往北了,同样要先绕开新泽西的北半部,那就只有一条路——康涅狄格了,于是规划了纽约-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耶鲁大学之旅)——罗德岛州普罗威登斯(布朗大学之旅),波士顿也是去不了的,因为马萨诸塞州也不承认中国驾照。
    但在抵达纽约后,发现,大苹果里能玩的地方实在太多,以其走马观花,不如深入其间,于是决定了在纽约深度晃荡的基本策略,行程大致如下:
D1:中午13:30抵达JFK(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坐地铁到华尔街,入住酒店,趁着没天黑逛了下华尔街,到世贸中心建筑群小逛。晚就餐于圣乔治餐厅。
D2:晨跑哈德孙河沿岸,坐斯塔滕岛渡轮(免费)横渡哈德孙河,遥望自由女神和曼哈顿全景,又坐回渡轮回到曼哈顿,游览国家印第安博物馆,兰斯餐厅博物馆,联邦纪念馆,美联署,三一教堂和公墓,拜谒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富尔顿,911纪念馆,圣保罗大教堂,游览哈德孙河沿岸遥望诺瓦克,晚上到唐人街、小意大利,新世界茶餐厅难吃的菜肴,晚饭后到时代广场。
D3:下雨,起床溜达一圈,到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央公园,无畏号航母博物馆,晚吃成都印象餐厅,到帝国大厦看夜景,到百老汇看音乐剧《芝加哥》。
D4:晨跑东河沿岸,欣赏布鲁克林大桥,纽约市法院、市政厅、市议会,徒步布鲁克林大桥到布鲁克林,到巴克莱中心看NHL(北美冰球职业联赛)纽约岛人队VS科罗大多雪崩队,晚餐江南小馆极其难吃的中餐。
D5:洛克菲勒大厦,圣帕特里克教堂看弥撒,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晚餐在麦迪逊大道上海餐厅完美的中餐。
D6:布鲁克林大桥晨跑,George's餐厅早餐,自由女神和爱丽丝岛,入住百老汇希尔顿花园酒店,逛哈雷戴维森纽约店、联合国、中央车站、纽约公共图书馆、晚餐街边华夫饼+咖啡。
D7:中央公园,第五大道,中央车站,纽约公共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哥大新闻学院,高线公园,切尔西市场,晚餐国王牛排馆,地铁至JFK,回浦东。

第三节:抵达纽约,布鲁克林的第一印象

    浦东到纽约一般有两条航线,走北极和走阿拉斯加,来的时候走的是日本-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加拿大航线,在地面时多出了960元换了紧急出口的位置,至少在15个小时的飞行中,脚是可以伸直的,而且还有一块能锻炼伸展的小地方。吃了三顿难吃的饭后终于看到美国的阳光了。

下飞机自助通关大概半小时就出来了,上三楼坐机场快轨,从T1到T7绕一圈后气球状的线路到了终点牙买加车站,在这里换乘纽约地铁。E线是往中区的,而J线则要通过漫长的布鲁克林区,最后抵达华尔街。

    从牙买加车站一上车沿途轻轨就横穿整个布鲁克林区了,它是美国纽约州纽约市五大区中人口最多的一区﹙有250万居民﹚。如该区是一所城市,会是美国第四大城。布鲁克林区的形成是黑人和墨西哥人聚居而来的,历来是犯罪的天堂。是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城区。不过布鲁克林区有个东西世界流行就是hippop,Hip Hop文化就是诞生于这个区。布鲁克林区以治安不良闻名於世。由于这里曾为黑人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加之美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低、就业困难和种族主义的歧视,这里曾是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地区,被一些人视为混乱、肮脏、罪恶的原住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况已有极大改观。环境变美了,人口素质也明显提高。在J线地铁上,前20站几乎都是黑人乘客,各种夸张的发型,古怪的衣着和放肆的笑声充斥着车厢。窗外破破烂烂,哪里有一点美国的样子,和一个华北地区的城乡结合比区别并不是很大。

    直到列车跨过曼哈顿大桥钻入地下再从狭小的地铁口出来时,才一声惊叹,这才是美国,这才是纽约!

第四节:华尔街的压迫感

    从地铁口出来时,第一眼就看到了纽交所,是啊,这才是我想看的美国。华尔街全长仅500多米,宽仅为11米,是英文“Wall Street”的音译,原意为“大墙大街”。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于此。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至今仍是几个主要交易所的总部:如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华尔街”一词现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亦可指对整个美国经济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偌大纽约浓缩于小华尔街,小华尔街折射出偌大纽约"。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第二大证券交易所,位于华尔街的转弯处南侧,普通的灰色楼房在这片水泥森林中并不起眼,但它却是华尔街的绝对主角。大约2,800间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万亿美元。第一次到华尔街时那种压抑的感觉,超过百年的高楼,从两侧挤压着似乎百年来都不曾触碰过阳光的街道。写字楼上的小窗格整饬得仿佛是打孔机在数秒之间完成的。明明有阳光,明明有玻璃幕墙却反射不出一丝生气。

    周末的华尔街有点冷清,但依旧气势不凡,整条街都是高耸入云的建筑,据说由于高楼林立,所以华尔街终年不见阳光,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在联邦大厅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门前这座铜像,华盛顿目光如炬,人们向来把这尊铜像视为交易所的守护神,是他日夜守护着华尔街,佑护着美国金融业的繁荣。

    我终于站在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华尔街!华尔街的中心——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主要的股票交易总部,譬如美国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纽约商品交易所都设在了华尔街,由此形成了美国金融业“具有影响经济利益”的地方。

  华尔街两旁摩天大楼矗立,从头到尾120个门牌全是清一色的摩天大楼,这些高楼使华尔街变成了一个“人造大峡谷”,抬头只能望见一线天,数不清的大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交易所都在这里驻足。华尔街东端不远的东河畔还设有直升机场,在这个金融王国,住在郊区的金融巨头们乘坐飞机上下班已经成为常态。
    华尔街1号:纽约银行大楼;华尔街14号:美国信孚银行大楼;华尔街23号:原摩根大通大;华尔街37号:原美国信托公司,美国大通银行;华尔街40号:川普大楼,曼哈顿信托银行;华尔街45号:原多伦多道明银行;华尔街48号:原纽约银行总部;华尔街60号:德意志银行大楼;华尔街63号:原布朗兄弟哈里曼信托大楼;华尔街111号:花旗银行大楼。这条又窄又短的街,是一条高效率、高浓缩的金融“巨子”,全纽约50多万金融业员工,这里就占了10多万人。

第五节:住在华尔街的优劣

    安顿下来是最重要的。说实话,第一次到美国,对住在哪完全没有概念,胡乱选了个曼哈顿金融区假日酒店,却发现选得也对也不对,下面一一道来。

    优势1,交通便利,华尔街有着若干条地铁,从酒店出来不到五分钟范围内就有1、2、3、5、6、A、C、E、R、W多条地铁,无论是到上城还是布鲁克林乃至机场、长岛都很方便。
    优势2,靠近主要景点,对于第一次到美国,大部分必要景点都在曼哈顿岛,住在这里离大多数景点都可以步行或地铁到达,特别是华尔街铜牛,可以在清晨没有游客时好好把玩。
    优势3,东河和哈德逊河的沿岸是极佳的夜景和晨跑圣地。
  劣势:夜晚的华尔街上基本没人,这里基础商业匮乏,没有什么购物场所,连便利店也很少见,吃喝也多是意大利小餐厅,而且周围有三一教堂和圣保罗教堂的两个墓地,对于国人来说还是阴森了一些。夜晚这里完全没任何吸引力。


第六节:subway不是赛百味

    在纽约旅行,最方便最经济的交通方式是地铁。纽约路面交通比较拥堵,租车自驾出行并不比坐地铁快。关键是据说纽约市区停车也非常困难,路边停车位很难找,而停车场收费很高,停2小时就要20美元左右,停一天可能需要40-50美元。纽约地铁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地铁系统之一,由MTA(大都会运输署)管理。和其他大多数城市把地铁叫做metro不同,纽约地铁叫做“subway”和那个难吃的三明治品牌同名。地铁系统的复杂性很容易使人混乱。刚来纽约的人坐地铁可能会遭遇上错地铁、坐反方向或者地铁没有停在他们想去的目的地等情况。

    抵达纽约JFK后,从机场航站楼一出来就能看到机场捷运的标识,顺着地铁的标识走,上楼后就直接能够到达机场的捷运站,JFK线是个气球状的线路,此机场捷运连结机场各航厦、停车场、长岛铁路和纽约地铁,有以下三条路线: 霍华德滩线(Howard Beach)、牙买加站线(Jamaica Station)、航站环绕线。首先是在机场七个航站楼间免费循环,然后通往一个大型换乘站“牙买加车站”,在那里可以换乘到曼哈顿、长岛的若干线路。

    纽约的地铁站入口处往往都会有一个整个城市的地铁交通图,每条地铁线都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来了。刚看的时候或许会觉得整张地图太乱,但是结合地图,找到自己要坐的线路,然后按照颜色查找车站,整张图就瞬间清晰了。纽约的地铁分1、2、3、4、5、6、7、9、A、B、C、D、E、F、G、J、L、M、N、Q、R、S、V、W、Z等线路,共有468个车站。此外,纽约的地铁还有快车和慢车之分,进站广播的时候回播报进站的车是快车还是慢车,到高峰期的时候,快车有些站是不停的。
    纽约的地铁都是单线运行的,就是始发站和终点站是固定的,不会有运行一周始发站和终点站相同的情况。所以,乘坐的时候需要注意列车的前进方向。一般已经走过的站在标识牌上颜色要浅一些,乘坐的时候注意就可以了。

    纽约的地铁的入口通常在街道的拐角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地铁站外标有绿色的球,就表示乘客可以先进站后买卡;如果地铁站外标有大
红球,就表示乘客必须先买卡才能进站。纽约的地铁站出入口实在是太小了,而且也没有自动扶梯,在雨雪天提着行李进出地铁站是件很狼狈的事。
    地铁票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的,一种是多次的,购买硬币式的单程票的话是2.75美金,不用阶段式计价,从进站到出站算为一个行程,统一票
价。一般来说在纽约旅行购买七天无限次的MetroCard较为划算。32美元(卡本身收费1美元),我们这次在纽约平均每天地铁次数达6-8趟,远远值回卡费。

    曼哈顿的街道大致是一个矩形网格。东西走向的街道叫Street,而南北走向的街道叫Avenue。如果往北走,Street数字会变大。而当往西走时,Avenue数字会变大。如果你要往北,或是要去Bronx区、Queens区的方向,那坐地铁时要坐上城区“Uptown”方向; 如果你要向南,或是要去Brooklyn区的方向,那坐地铁时要坐下城区“Downtown”方向。当你到达你要坐的线路的站台的时候,你会在站台两边的上方看见方向,上面会写着“Uptown”或者“Downtown”。


   进站前,在闸口的机器上磁条向下刷一下,立即扣款。闸口为三角铁棍式入口,刷卡后需转动三角铁方可进站。如果拉着行李箱,那么人可以先刷卡进站,然后再将闸口旁边的铁门打开将行李拉进去,太大的行李箱闸口是进不去的。铁门只能向进站的内侧方向打开,且同时有大约20秒的报警声。不过不用担心,托着行李的人都是这样进站的,只要人没逃票就可以了。
    纽约地铁虽然网络发达,但老旧故障频发,在纽约坐地铁多次碰到地铁延误、改线甚至取消,根据MTA的调查数据,纽约地铁一月份工作日的整体准点率仅为58.1%,因此纽约地铁也一直在遭受美国民众和媒体的舆论攻击。尽管舆论压力大,可地铁状况也并没有因此变好。但比起在纽约开车的高花费和拥堵,人们日常出行也还是会偏向于地铁。来纽约后感叹:出了国才知道祖国的交通基础建设做的有多好。

    纽约地铁系统于1904年10月27日开放,时间相当于当时中国清朝。当时一口气建造了28个车站,现今的472个车站中的大部分,也都是在1940年建造的。至于为什么纽约不翻修地铁呢,一方面呢,假设MTA真的投资人力物力,翻新这个世界上最老旧的地铁系统,相信把巨大费用计入后的地铁票价后,将不是最需要借地铁长距离通勤的低收入民,众能负担得起的。另一方面,真的没钱。 光是给400多个地铁站加防护栏就得4亿美元,就需要从纳税人那拿钱,不是从咱普通百姓这拿钱,而是要直接给富人加税,然而这1%的富人中可能有90%的人都没坐过地铁,于是我们现在就等着这个提案,一轮又一轮的投票和通过。

第七节:免费的斯塔滕岛渡轮

    斯塔滕岛渡轮 (Staten Island Ferry) 。25分钟的航行经水路由下曼哈顿前往斯塔滕岛,是免费的交通工具,方便上下班的人,现在许多游客也搭乘欣赏自由女神像。渡轮里有三层可坐人,四周船舷有坐椅,游客可以在船舷走动,观看大海景色。 

    开船后,乘风破浪中,我看着渡轮码头,看着远去的纽约曼哈顿金融区高楼林立,看着布鲁克林大桥,看着迷人的纽约港的远景,看着曼哈顿天际线,心潮起伏。
    不久自由女神像 看得越来越清楚。自由女神像作为美国象征,她手持火炬,耸立在纽约港外自由岛上,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1984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女神像的钢铁骨架由设计巴黎铁塔的埃菲尔设计,雕像由法国雕刻家维雷勃杜克设计,在巴黎完成。法国政府将这一标志自由的纪念像,作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赠给美国。从1886年落成以来,它就耸立在纽约港的入口。

    斯塔顿岛是美国纽约市的一个岛屿与自治区,位于曼哈顿以南的纽约港内,在新泽西州及布鲁克林间。与数个小岛组成里奇蒙县及纽约市的斯塔滕岛行政区。斯塔滕岛呈三角形,,面积近155平方公里。与新泽西州间建有数座桥梁,韦拉札诺海峡桥则可通布鲁克林。

第八节:国家印第安博物馆

    在华尔街的尽头,国家印第安博物馆格外引人瞩目,在曼哈顿最南端的炮台公园旁边,一座古色古香的海关大楼正对着Bowling Green公园,这座海关大楼,今天已经成为美国印第安人博物馆的纽约馆址。 美国印第安人博物馆一共有三个馆址,除了纽约,还有两处分别在首都华盛顿特区和马里兰州。印第安人博物馆是一座7层高、大理石和花岗岩的大楼,是经典的法国美术学院派的建筑风格:建筑简洁、现代的线条点缀着繁复的装饰和意大利巴洛克式雕塑。在国徽下面排列着12个国家的人物塑像。但最吸引游客的,还是个大楼的正前方的4个巨大的花岗岩平台,每个平台上都有一个巨大的雕塑。纽约市和联邦政府的主要收入是从纽约港口入境物资的进口税。1900年,纽约市决定要在当时曼哈顿的最南端建造一座永久的海关大楼。大楼的建造理念很简单:宏伟、壮观,显示在即将到来的20世纪美国将成为全球超级强国。

    1899年,政府邀请了20名著名的建筑师参与新的海关大楼的设计,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来自明尼苏达的凯斯。吉伯特在竞标中胜出,设计了这座覆盖3条大街,占地45,000平米,全部由来自田纳西的大理石砌成的梯形大楼(后部比前面宽)。吉伯特邀请了雕塑大师丹尼尔·法兰屈用来自缅因州的灰色花岗岩创作了门前的4个巨型雕塑,名字为“四大洲”。 1994年,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海关大楼正式变成美洲印第安人国家博物馆。

    在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新大陆之前,美国土地上原本有很多土著居住,由于哥伦布“发现”美洲之时,以为这片土地就是传说中的印度,因此称这些本土人士为“印度人”,也就是“印第安人”,这个称谓,一直沿用到今天。
    在欧洲人到达这个岛的一万年前,印第安人就已经在这里打猎、抓鱼、和耕种了。他们是东北的阿贡青印第安人的一族,叫勒那匹(Lenape)。
    1821年,一个荷兰政府公务员在清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旧文件时发现一封1626年来自新阿姆斯特丹的信。信上说:……今天我们从当地印第安人买下了22000公顷的曼哈塔岛,价钱是60个荷兰盾的物品(珠子,锅,斧子,锄头……等)。
    当时60个荷兰盾相当于现在的$72 (而不是传说的$24)。但在当时仍然是不小的一笔财富。但是对印第安人来说,那些实物对他们几乎是无价之宝。
    在这个历史上最强的买卖中,只有一件东西没有人见过:买卖的契约。荷兰人在历史上是以精于商道、善于压价、和节俭小气著称。英语中有不少词汇描绘他们这个特质:GODUTCH(吃饭各自付账);DUTCH TREAT(荷兰人请客 - 从来不会付账)。

    根据很多历史学家的研究证明:当荷兰人庆幸自己做了一笔空前绝后的买卖时,事实上是:卖给他们曼哈顿的印第安人根本不是住在曼哈顿岛上的土著。只是几个路过此地的印第安商贩。他们敲开要塞的门,卖给荷兰人一个根本不属于他们东西,带着60盾的无价之宝和脸上的微笑,继续赶他们的路。
     现在的印第安人已所剩不多了,这要拜欧洲殖民者所赐。
     16世纪后来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带给当地印第安人的是毁灭性的灾难。据统计,殖民时期,西班牙所属的领地有1300万印第安人被杀,巴西地区有大约1000万被杀,美国西进运动中又有100万左右印第安人被杀。
     《世界通史全编》这样记载:“在当时世界‘文明’的国度美国(这里指美国独立前的十三个殖民地),这种种族灭绝政策,来得更加凶残。他们一再提高屠杀印第安人的赏格。那些谨严的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一百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五十镑!’”

   1783年,美国独立以后,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和虐待并没有丝毫收敛。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了开拓疆土,美国政府把印第安人驱逐出祖居地。1830年,美国政府通过《印第安人迁移法案》,规定东部的印第安人要全部迁往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为他们划定的保留地中去,实行种族隔离和迫害。这些“印第安人保留地”绝大部分是偏僻贫瘠的山地或沙漠地带。一个叫切罗基的部族,在被迫迁往“印第安准州”(即今奥克拉何马州)的迁徙中,历时3—5个月,约4000人丧生,占该部族的人口的25%。这一惨剧后来被称为“血泪的审判”。

     印第安人长期遭到屠杀、围攻、驱赶、被迫迁徙等迫害,人数急剧减少。到20世纪初期,只剩下30多万人。直到1924年,美国国会才通过了《印第安人公民资格法》,宣布凡在美国境内出生的人均为美国公民。1934年,美国又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新政”通过了《印第安人重新组织法》,允许印第安人建立自己的政府,不再分配保留地的土地,停止强迫印第安人放弃传统文化和宗教的政策,印第安人的境况才有所改善。才没有遭到灭族。
     在殖民者进入新大陆之前之前,美洲已经有了四个印第安人建立的奴隶制大帝国。令人遗憾的历史事实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美洲文明被来自欧洲的殖民者所毁灭,难以驯化的印第安人作为人类几大人种之一,整体上被基本灭绝,以致于殖民者们不得不从文明程度更低的非洲运去更易于统御的黑人作为奴隶。

    博物馆的一楼,围绕着大型的表演厅,四面的橱窗展示着美国各地印地安人的大量布偶。这些装扮各异的布偶,大体上可以反映各地印第安人的服饰、风俗和生活习惯。从西南草原的普通服装,到北方高寒地带的御寒衣服,服装的变化非常大。布偶展览,还体现了印第安人打猎、农耕和丧葬等多方面的风俗。
    印第安人的艺术和和历史展览(Infinity of Nations Art and History in the Collections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是整个博物馆的核心展览和精华所在,也是展览面积最大的一个部分。
     博物馆中陈列的大量古代印第安人的陶瓷、布料、农具、装饰品、神像、祭祀用品等,让观众亲眼看到古老印第安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环绕在这些朴实美丽的艺术品中间,犹如阅读美国印第安人的心灵历史。

第九节:city pass 省钱不是一点点

    在纽约旅行,会发现除了吃饭以外最大的开支就是门票了,一个很小的摩天大楼博物馆,门票都是30刀,所以,通票就成了最佳选择。NewYorkCityPASS是市面上最老牌的一家公司了,他们家一共有两种,一种是覆盖六个景点的,另一种是覆盖三个景点的。 六个景点的通票分为三个预设门票和三个选项门票,举例来说,预设门票包含帝国大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这三个景点就是固定景点,不能做选择的,而三个选项门票就是峭石之巅和古根海姆博物馆二选一个景点,自由女神像/爱丽丝岛和环线观光游轮二选一, 以及911国家纪念馆和无畏号海洋航空航天博物馆二选一。预设门票中的两个景点已经包括大都会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了。六个景点的通票包含白天和晚上参观帝国大厦的门票。通票自第一个景点激活之后,有效期都是9天。

    任何一个景点都可以当场兑换通票。兑换的通票就是一本小册子,每去一个景点就会撕下一张券,然后给你一张门票,小册子除了门票之外还有各种折扣,像梅西百货游客85折优惠券,布鲁明戴尔游客85折优惠券,大都会博物馆满50减10优惠券,还有其他景点门票优惠等等,具体可以参看官网门票套票样张。价格:成人票126刀,而如果是逐一去买景点门票的话,价格则是210刀。

第十节:摩天大楼博物馆,千万不要去

    到曼哈顿自然是来看摩天大楼的,在LP上看到有摩天大楼博物馆,在炮台公园附近犹太博物馆对面,很小的门面,号称当今世界上该领域内唯一一所博物馆。该博物馆侧重关注高层建筑的设计,产品技术,建设位置,房地产投资,旨在探索摩天大楼的历史和未来。该博物馆采用镜面效果的不锈钢天花板和地面视觉效果上使很小的空间空间十分开阔。摩天大楼博物馆的创始人卡罗尔.威利斯,同时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教授和一名建筑史学家,虽然博物馆的形式还算新颖知识点也很多,但觉得确实不值三十刀的票价。


第十一节:美国人爱国旗

    美国人爱国旗在全世界有名,不单是独立日,即便是平常,你走在美国街头,看到最多的就是四处飘扬的星条旗:从政府大厦到普通住宅,从交通工具到服饰用品,从商业广告到日常百货,无处不见美国国旗和带有红白蓝三色并配以星条特征的意寓美国国旗的图形,同时最为常用的一句话是“God Bless America”(上帝保佑美国)。尽管美国法律规定焚烧国旗不犯法,但在美国除了发现有专门回收破旧国旗的垃圾箱,没有看见过烧国旗的事情。

  在巴克莱中心观看NHL赛前,首先演唱的是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球场里的大人小孩,一听到美国国歌的旋律,都会不由自主地起立,把右手放在胸前,一起高唱国歌。很多民众穿着印有美国国旗的T-恤衫,小孩子则会在脸上描上美国国旗的彩绘。没有政府组织,完全是自发地庆祝这一节日。看到这些,我和我的朋友不得不由衷地钦佩美国人的爱国情结。
    毫无疑问美国是世界上种族来源最复杂的移民国家,其数量最多的白人比例约2/3 ,黑人和拉美裔人比例各约13%,亚裔约4%。虽然美国国内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种族构成、政党矛盾、宗教冲突、阶层纷争。但是当灾难和战争来临时,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把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皮肤、眼睛、头发颜色不同,体格形态各异,文化背景有别、贫富分化悬殊的美国人凝聚和融合在一起!是什么东西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美国人发自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怀。

    纵观美国的历史,惟有爱国主义才能结成如此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国家和凝聚人心。每每国内出现利益冲突的棘手矛盾和问题时,政治家们往往想方设法找一些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某种共同点、结合点,这就是高举爱国主义的“思想旗帜”,经过二百多年的稳定而持久的爱国主义熏陶,在一代又一代新老移民的灵魂深处筑成了一道钢铁般的“美利坚意识”,这就是美国深入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美国,你可以骂总统,但不能骂美国。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说法,在美国酒吧里面,你可以随意批评美国政府,甚至是美国总统,周围的人会为你叫好,甚至会给你买一份酒水,但如果你说美国不好,那周围的人则会用瓶子砸你。这说明美国人把政府和国家是严格分割开的。美国人的爱国热情表现出一种独特而强烈的价值观,他们认为纳税人是国家的主人,铁打的国家流水的总统。任何政党政府都是风水轮流转,只有美利坚合众国才是万世永恒的。美国人认为:批评政府是最好的爱国!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在密苏里发表题为“我们所热爱的美国”的著名演讲,他说,“正因为美国并不完美,正因为我们的理想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所以爱国主义永远不能够被视为只是忠诚于某些领导人、某些政府和政策而被予以拒绝。”奥巴马说,“与多数美国人一样,我的爱国主义源于内心的本能,这是一种植根于我早年记忆的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第十二节:华尔街的守护宫——联邦纪念大厅

    联邦大厅国家纪念堂坐落在华尔街上,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对面,曾是美国第一届国会所在地,华盛顿就在这里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纪念堂是一座古希腊风格的大理石建筑,台阶上矗立着8根古朴典雅的圆形立柱,而华盛顿的青铜雕像就位于台阶下的正中央,他目光如炬,面色凝重的注视着对面熙熙嚷嚷的证券交易所。

1700年在纽约华尔街建成的纽约市政厅,后来是美国的第一首都大厦,美国第一届总统华盛顿就是在这里宣誓就职的,如今,这座建筑成为了展示美国宪法的纪念堂免费参观,进入后来到大厅,大厅内的石碑上记下了华盛顿在此宣誓就职这一个重要的时刻——1789年4月30日。

纪念堂分三层,一二层比较空旷,可以了解一些美国的历史以及有关美国宪法的历史。纽约人向来把门前这尊华盛顿铜像视为交易所的守护神,是他日夜守护着华尔街,佑护着美国金融业的繁荣。不过华尔街作为政治中心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作为金融中心却一直辉煌夺目,经久不衰。

华盛顿就职时用的宪法。


第十三节:911,归零地

    911事件之后,归零地是每个游客纽约之行的必到场所。与遇袭前登上大楼俯瞰市容的情形截然相反,每个来到归零地的人都是心情沉重,瞬间发生的惨剧让许多人来不及反应,就成为了这场浩劫的遇难者,无论是从飞机掉落,还是被困在楼中,其惨状都已成为家属心中的痛,而那些在救援活动中牺牲的消防员等工作人员,也成了全美人民心中的英雄。

  世贸遗址的南边一条小街道旁的楼墙上有一组差不多二十米长的铜浮雕,表现的是911事件中英勇救援的纽约消防员。浮雕上有的消防员在指挥,有的在拿着龙头喷水,有的在连接着水箱,有的在清理着瓦砾。

在那场消防战役中,有343名消防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们特意为他们建造了这组浮雕纪念他们。浮雕上有两句英语表达着人们的怀念,“DEDICATED TO THOSE WHO FELL AND TO THOSE WHO CARRY ON(献给那些已经牺牲和仍然坚持的人)”,“MAY WE NEVER FORGET(我们永不忘怀)”。浮雕的一侧还摆有这343名官兵的照片供人吊唁,地下放着几束鲜花,静静地靠在墙根。

    街的北头就是遗址,现在是一大片工地。人们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情依然不减,新建的大楼已经超越老世贸双塔。尽管伤痛还不能完全平复,但生活总在继续。在无数人来归零地致哀的同时,关于这里的重建工作也已经完成。站在望台,隔着归零地的铁丝网向内望去,高541.3米(1776英尺,象征独立宣言发表的年份)的自由塔已经落成,成为西半球第一高楼。顽强的美国人最终选择了名为自由塔的设计方案。从名称到结构,从一片废墟中拔地而起的自由塔,都是美国决不示弱精神的写照。

    在逐渐进行着的重建工作中,罹难者的残骸还不断的被发现,悲伤的家属们悬挂的横幅、归零地附近满满当当的涂鸦,或许都会逐渐消失,但是,对于这一段历史的纪念,必定会在这块土地永远的存在。正如维吉尔的诗句:日日夜夜都不能把你从时间的记忆中抹去(No day shall erase you from the memory of time)。

第十四节:圣保罗教堂和三一教堂

    曼哈顿百老汇大街上有两座教堂:圣保罗教堂和三一教堂,均属于圣公会。圣保罗教堂于1766年正式开放,是曼哈顿一直没有停止过使用的最老的公共建筑。美国开国元勋及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这里参加过仪式;1831年,门罗总统的葬礼在这里举行;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来此出席庆祝华盛顿任美国总统200年纪念活动;911事件后这里为所有救援人员提供24小时照料和关怀。它是附近三一教堂的一部分。人称它是宗教活动中心、艺术中心、社区和解中心和所有人避难的场所。

    它的历史由来是这样的:1696年,一群生活在曼哈顿的圣公会教徒找总督班杰明.弗莱彻请愿,要求其批准为建一座新教堂购买土地。请愿随即获得批准,教徒们从曼哈顿的路德教徒们那里购得了这块土地修建新教堂。1698年建成的新教堂第一次开始活动。

    1776年纽约大火时这座教堂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的教堂对面的世贸大楼。世贸大楼在对面轰然垮塌,可这座近在咫尺的教堂却经受了考验,仍然伫立。只是周围墓地被灰尘和散落的废墟渣子所覆盖。由于它距世贸大厦太近了,911事件发生后,他成为了14000多名志愿救助者的临时休息、补给、医疗的地点。它现在仍然是非常活跃的教区教堂,里面不仅提供宗教活动,还有艺术、教育活动。


    而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下城的百老汇大道与华尔街的交汇处,是圣公会纽约教区的一座古老的堂区教堂。1696年,英国圣公会购买这块土地兴建新教堂。目前的教堂祝圣于1846年5月1日基督升天节,当时是曼哈顿下城最高的建筑,是进入纽约港船只的欢迎灯塔。它被认为是哥特复兴式建筑的经典实例,因为地处华尔街被称为世界上最有钱的教堂,电影《国家宝藏》第一集中,埋藏宝藏的入口就是这个教堂。

    三一教堂里面长眠着许多名人,司法部长、将军、参议院等,还有历史课本里学过的在哈得孙河上实验蒸汽船的富尔顿,当然最有名的,就是汉密尔顿了。

第十五节: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三一教堂最大的价值,来源于伟大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长眠于此。汉密尔顿,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财经专家,美元之父,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美国政党制度的创建者,美国金融、财政和工业发展的奠基人,10元的美钞上的头像。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来自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私生子,是个孤儿,11岁时到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做伐木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18岁的汉密尔顿在波士顿战役中,加入了北美民兵,随后在战争中屡立战功并成为乔治·华盛顿最信任的左膀右臂。后来,卷入一桩性丑闻,在与副总统阿伦·伯尔的决斗中命丧黄泉,享年47岁。在美国的开国元勋中,没有哪位的生与死比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更富戏剧色彩了。在为美国后来的财富和势力奠定基础方面,也没有哪位开国老臣的功劳比得上汉密尔顿。

    虽然他也身为美国建国之父之一,却始终没能象别的人那样做上美国总统,而且在与其主要政治对手托马斯·杰斐逊的竞争中更是输得惨不忍睹,可孰料在其过世后,他的政治遗产,包括“工业建国之路”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等等,却在此后的美国历史中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甚至一些影响了美国历史进程的总统,如亚伯拉罕·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他们所施行的政策就是建立在汉密尔顿的遗产基础上的。

汉密尔顿的战绩和政绩都非常显赫:作为华盛顿的侍从武官,他对独立战争的贡献巨大,其中最著名的是1781年的约克镇战役;他是《联邦党人文集》最主要的执笔者;在华盛顿任总统时,他作为财政部长(1789-1795)政绩非凡,并创建了美联储的前身――合众国第一银行;作为联邦党人的首领,他为美国两党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等等。

    汉密尔顿作为财政部长的业绩被他形形色色的生活经历所掩盖:账房伙计、大学生、青年诗人、评论家、炮兵上尉、华盛顿的战时副官、战场英雄、议员、废奴主义者、纽约银行创造人、宪法委员会成员、演说家、律师、教育家、对外政策理论家和军队高级将领等等。”切尔诺夫的结论极具说服力:“如果说杰斐逊提供了美国政治论文的必要华丽诗篇,那么汉密尔顿就撰写了美国的治国散文。没有哪位开国元勋像汉密尔顿那样对美国未来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有如此的先见之明,也没有哪个人像他那样制订了如此恰如其分的体制使全国上下团结一心。

   汉密尔顿的死更是为他传奇的一生添上更加传奇的一笔,他死于与政敌、杰斐逊的副总统阿伦·伯尔的决斗,1804年7月11日清晨,纽约对岸新泽西州的一个荒郊野外,虽已辞职但仍是联邦党人领袖的汉密尔顿和当时的美国副总统伯尔进行了一场决斗。两个人是曾经并肩战斗、争取独立的战友,也是近15年来的政治宿敌,但两人之间的政治分歧和某些个人分歧显然还上升不到决斗的地步。但一件小事逐渐升级也会到达涉及个人尊严和绅士荣誉的高度,因此两人决定决斗。其实在当时的美国,决斗文化已经处于末期了,绝大多数的州都出台法律禁止决斗,这也是为什么两个人放着纽约州那么大的地方不去,非要过河跑到小小的新泽西去,因为新泽西还没有禁止决斗。事后的种种迹象表明,两个人事先都已经私下表示不会开枪,起码不会朝对手开枪,我们也相信两个杰出的政治家还不至于想置对方于死地,肯定会荣誉地、不流血地解决问题。但事实是,两个人都开枪了,汉密尔顿打出的子弹事后证实距离伯尔非常远,而伯尔打出的子弹却给汉密尔顿造成了致命伤。


第十六节:唐人街和左宗棠鸡

    其实,我对唐人街并无兴趣,要看中国人吃中国菜的话,我不远万里来这里做什么。唐人街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南端下城,曼哈顿是美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联合国总部大楼所在地,是十分繁华的金融中心,唐人街也扩展了街道,华人数量也日渐增多,纽约唐人街的变迁堪称是海外华人发展壮大的历史。唐人街距市政府咫尺之遥,也紧邻国际金融中心华尔街,毗邻着世界表演艺术中心百老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也为华人街奠定了举足轻重地地位。

    早期,两男一女3位台山人乘坐“流浪之鹰”帆船来到美国,这也是最早来到美国的中国人。后来人数逐年增加,先侨们在矿场、农场、雪茄场、木材厂做着劳累的工作,之后,中国人凭着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在美国有了一席之地。白人十分排挤,但是中国人始终勤勤恳恳,也是由于政治原因,被排挤和受迫害的中国人向美国东海岸迁移,之后便在曼哈顿下城东南区落脚,1890年形成了唐人街,中国城由此诞生。
   纽约的唐人街居民以华人为主,也是大小城连接在一起,各种方言都有,但是还是以国语为主,中餐的许多主食,中文报摊,在美国的唐人街就像在国内一样,到处都是这样浓浓的中国风。这个区域的居民几乎全是中国人,中国人大都来自广东,台湾,香港,以粤语为主,商店,礼品店,饭店,全是中国味道。

    相对于唐人街,我对左宗棠鸡这种只有在美国才能吃到的中餐更感兴趣,所以我来到了唐人街。“左宗棠鸡”之所以大名鼎鼎,是因为它是当时蒋经国先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老布什总统及早期台湾留学生必点必吃的中餐馆名菜,这也让这位湘军名将左宗棠在20世纪声名远播。
    2003年,英国BBC前往湖南考察半年,收集各餐馆菜单,但她意外地发现当地并没有人听说过这道菜,遑论在菜馆中供应。《纽约时报》记者也曾前往湖南追寻这道菜的源流,同样发现当地没人听说过“左宗棠鸡”,这道闻名海外的中国佳肴是从哪来的呢? 令人好奇,令老外不解。

    “左宗棠鸡”到底是谁发明的,众说纷纭。为解此谜题,美国纪录片导演伊恩· 钱尼历时3 年走遍全美餐厅,寻访中餐名厨,甚至远渡太平洋到上海、湖南等各大餐馆探访,皆无法解开“左宗棠鸡”之谜,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出自台湾名厨彭长贵之手,为此特别制作一纪录片《寻找左宗棠》并于2015 年首映。
    台湾名厨彭长贵,湖南长沙县沙坪人,是谭家菜的传承人,是台湾彭园餐厅创始人。彭师傅师承谭厨名家曹荩臣,所烹饪的料理名为湘菜,但有深厚淮扬菜及岭南菜的底子,加上自己的天分及创新,独创出特色的新派湘菜,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湘菜名厨,被誉为“台湾湘菜之神”“台湾湘菜祖师爷”“国宴御厨”“一代厨神”“湘菜泰斗”等。“左宗棠鸡”就是彭长贵老板自创的一道名菜。彭常贵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初期在台湾开了华新、华湘、彭园等餐厅。1952年两岸形势紧张,美国派协防太平洋第七舰队雷德福司令访问台湾4天。

    当时找彭长贵先生研究宴请雷上将的菜单,要求三天菜色皆须不同。前两天宾主尽欢,第三天他灵机一动,将鸡肉切成不同大小的块状,加入特制配料制作上桌,结果宾主异口同声称赞,并问他此菜叫什么。彭长贵先生素仰慕湘贤左文襄公的人品,认为清末湘军名臣左宗棠之名最能衬托出此道佳肴的湖南人高雅特质,所以将其命名为“左宗棠鸡”。
    在1970年某日,蒋经国下班时已过用餐时间,轻车简从与随行秘书到了彭园餐厅,经国先生幕僚紧急叮嘱彭长贵的餐厅准备几道简单料理即可,彭长贵特别准备“左宗棠鸡”“彭家豆腐”,没想到经国先生啖后,口齿留香,甚感美味,非常喜欢。日后经国先生便常向朋友推荐此道菜,故而“左宗棠鸡”一时名满台北城,轰动台湾党政军界,慕名而来的老饕络绎不绝。
    1973年彭长贵前往美国发展,在纽约曼哈顿区开设彭园餐厅分店,这也是马英九与周美青举行婚宴的地方。同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受邀到彭园用餐,基辛格尝过“左宗棠鸡”后甚为喜爱,此后每次到联合国开会时都会光顾彭园。

    由于基辛格为国务卿,每每赴彭园用餐时,全美记者都随行采访。维安人员基于安全考量将整家餐厅包下,此举等同基辛格为彭园做免费宣传广告。基辛格所点的每一道佳肴,媒体必疯狂报道,更不用说这道基辛格每次必点的“左宗棠鸡”,因此一夕间“左宗棠鸡”名扬全美,ABC 电视台还为此道菜制作特别节目报道,使此菜在美国名声更是响亮。
    全美各地中菜馆于是纷纷模仿,推出许多“左宗棠鸡”,此菜成为美国人认知中最著名的中国菜之一,也成为许多美国人想学的第一道中国菜。其实,美国人“瞎胡闹”的还不止左宗棠鸡这道菜呢,还有“李鸿章杂碎”、“牛柳爆炒西兰花”、“蟹肉馄饨”等。据说,道道受美国人欢迎。

    “左宗棠鸡”食谱及做法
材料:
肉鸡去骨鸡腿1-2 只、大蒜末1 大匙、太白粉水2 大匙、水 3 大匙、香油、绍兴酒、糖、酱油、番茄酱。
腌料:酱油0.5 大匙、太白粉0.5 大匙、绍兴酒1 大匙。
调味料:酱油2 大匙、番茄酱2 大匙、糖少许(以上拌匀)。
做法:(1)先将鸡肉切成丁,用腌料腌15 分钟;(2)腌好的鸡丁沾上干的太白粉,下油锅炸到金黄色捞起;(3)起油锅将蒜末爆香,再下调味料及水适量,等酱汁煮滚后,再将炸好的鸡丁下锅,拌炒一下,最后下辣椒拌炒,下太白粉水勾芡,起锅前淋香油拌匀即可。


    阅读
    已推荐到看一看
    你的朋友可以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认为好看的文章。
    已取消,“好看”想法已同步删除
    已推荐到看一看
    最多200字,当前共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分享你的想法...

    分享想法到看一看

    最多200字,当前共

    发送中

    网络异常,请稍后重试

    评论


    © [ GO八婆网 ]--您在纽约的生活帮手

    最后更新:Thu Apr 25 2024 14: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