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 美国餐饮 纽约房产 理财 报税 移民 旅游 法拉盛 布碌仑 纽约 新泽西 费城 洛杉矶 三藩市 芝加哥 波士顿 加拿大 温哥华 多伦多

读史识 | 美国城市史研究的发展情况瑶湖读史


DATE : 3 / 2019 | V: 979
分享 评论


读史识 | 美国城市史研究的发展情况

瑶湖读史

jxnuhistory

只为读史而建,一切不以增长知识为宗旨的推送都是耍流氓!

瑶湖读史

读史,我们是行家

关注




Copyright© 本期推文内容均为文章节选。因微信体例所限,注释从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予以删除。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图片为现代美国城市史照片,美国城市史按其发展的脉络与侧重点该怎样分期呢?


编者按

美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随着城市在美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美国城市史也相应地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研究。对于美国城市的发展历程,王旭老师在这篇美国城市史研究中有较为详细的概述。在这篇文章中他大概将美国城市史分为四个方面来探究。第一部分是美国城市史没有创立以前美国史学界的状况。第二部分是对美国城市史初创时期的研究。第三部分是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末对城市史理论与方法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第四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城市大飞跃的研究。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在美国史学界中占支配地位的是以特纳为代表的“中西部学派”和以比尔德为代表的“经济学派”。这两个学派对于城市的发展均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虽然当时美国曾零零星星地出现一些城市史著作,但多半是彼此无大关联,纯记述性的城市志,在通史中未获一席之地。著名史学家爱德华· 钱宁在其六卷册的《合众国历史》中,曾用一章专门论述城市的发展,在当时也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至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市的迅速发展对美国学术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史学家的注意力开始由中西部转向城市和其他领域,并对传统的观点提出挑战。1933年,老阿瑟·施莱辛格撰写了《1878一1898年间美国城市的兴起》一书,强调城市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工业化中的关键作用,首次提出美国历史的城市解释观点,以反驳特纳的“边疆理论”。他认为,城市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知识进步的中心。


1940年,施莱辛格教授又发表了“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一文,重申并发挥了美国历史的城市解释思想。这种见解在美国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从此出现了撰写城市史的热潮。



美国城市史研究,大致可分为个阶段


初创时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费城


从施莱辛格的开拓性论著起,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美国城市史研究的初创时期。这段时间有大量论文与专著问世,形成城市史研究的第一个高潮。这些论著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分时期阐述城市的发展,二是记述性的单个城市志。


论述各个时期城市发展的论著侧重点各不相同。有关殖民地时期城市的论著,主要侧重于城市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城市对美国独立的促进作用。


有关独立后至内战前这一时期城市的论著最多,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第一,城镇与西进运动的关系。最典型的论著是查尔斯·盖茨的“城市在西进运动中的作用”。该文着重强调了城市与西部农业发展的关系,并建议进一步考察在西进运动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二,城市与独立的民族意识的产生。例如,拉尔夫·韦尔德的《典型的美国城市布鲁克林》一书宣称,布鲁克林市的头面人物均来自美国本土新英格兰,而非异邦,奥斯卡·汉德林的《1790至1865年间波士顿的移民》,阐述了爱尔兰移民美国化的过程,贝阿德·斯蒂尔《十九世纪中叶美国中西部城市化的诸类型》,发现西部城市的特许状和市政活动均仿东部,因此认为“杨基文化”是浑然一体的。第三,城市的经济活动与相互间的竞争,最典型的著作是怀亚特·贝尔彻的《1850至1880年间圣路易斯与芝加哥之间的经济竟争》,此书较为详细地剖析了芝加哥战胜圣路易斯,从而跃居为当时美国第二大城市的经济原因。


有关内战后至一战前城市的论著略少一些,但观点非常集中。在这一段时期中,随着垄断组织的出现,美国城市本身的特色逐渐消逝,城市内弊端丛生,社会问题触目皆是。二十世纪初出现的城市社会改革者和黑幕揭发者曾写过大量文章与报道,抨击这种现象。当今的城市史研究者受这种倾向的影响,有关论著几乎是清一色地反映城市的社会问题。较典型的有克利福德·佩顿的《1875一1900年间市政改革之战》,哈洛德·津克的《美国的城市老板》。


有关其他时期城市的论著很少。

撰写城市志在三十至五十年代也颇为盛行。很多城市,尤其是各大城市,都有了专门叙述该城市历史发展的城市志。可以说美国大部分城市志,基本上都是在这段时期撰写而成,这就为以后总体上研究城市化理论提供了方便条件。


在人们群起响应老施莱辛格的倡议,研究城市史的同时,也有人对他的某些主张提出异议。1941年,成廉·戴蒙德撰《论历史的城市解释之风险》一文。不赞成施莱辛格所提出的那种包罗万象的城市史定义。他指出,一旦普遍使用这样的定义,就很容易走特纳的老路,用“边疆”之类理论来解释一切现象,从而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城市并不是历史的唯一动因。


可见,从城市史研究领域开拓伊始,就碰到了定义与范围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直到五十年代也未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这固然反映了城市史研究草创阶段的特征,更重要的是由于除城市志外,大部分城市史论著是由社会史学家和史学家共同撰写的,他们都侧重阐述历史上城市的社会问题,不重视城市史的基本理论研究。著名经济史学家埃里克· 兰巴德把带有此种倾向的人泛称 为“城市影响学派"( Urban Impact School)。他评论说,这些人过分热衷于“ 城市问题”之上,以至忽视了对历史进程的研究这使得“美国城市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各个城市及其问题的历史,而不是城市化的历史”。


总之,城市史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带有开拓的痕迹。著述虽多,但涉及范围较窄,有些问题上还显得畸轻畸重。尤其是城市史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发展时期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城市史研究的论著在数量上未见明显增加,但对城市史研究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却大大前进一步。


五十年代起,一些学者把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城市史研究,使城市史研究别开生面。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与著述是:阿莫斯·霍利《人类的生学:一种社区结构理论》,奥蒂斯·邓肯和利奥·施努尔的“社会组织研究中的文化行为与生态学的观点”。他们的主要论点是:城市的社区结构是一种“生态合成体”(Egological Complex)由人口、环境、技术、组织四种因素构成。在这四种因素中,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是由技术和组织来调解的。他们认为,历史学家可依据这种理论考察某一社区的发展与演变。这种“生态合成体”理论的特点是把城市的发展解释为一种广阔的社会进程,其中特别强调人口集中与集中点(泛指城镇——作者)的增加,或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集中点之间的关系。


这种生态学理论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史的理论研究。1961年兰巴德把这种理论与他研究城市史的多年经验相结合,写成《美国史学家与城市化研究》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兰巴德分析了以往城市史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之后,系统地提出了城市化的定义、范围与研究方法。现在大致归纳如下:


第一,以往的史学家多半忙于撰写城市志,或过分强调了城市的不良影响,却忽视了对“城市化”这一社会发展过程的研究。兰巴德明确提出,不应把城市化看成是一系列的“问题”,而应作为一种动态过程,考察它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变化。“城市化”(urbanization)是人口集中的过程,也是导致城市形成的一个社会过程。这一过程的加速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个城市人口超过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的城市化社会。在美国,这一过程最初是分散的、地区性的,到十九世纪末,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进而形成了一个城市化的社会。


兰巴德特别强调,在城市化研究中,人口是最重要的因素。这样,兰巴德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


第二,以往的史学家对城市本身概念不清,甚至“城市影响学派”的许多学者竟断言:城市一是“生活方式”(Ways of Life)或“精神状态”,(States of mind)。有鉴于此,兰巴德提出,必须明确,城市是一种社区类型。对于这种社区类型的具体特征可以继续考察,但有必要加强对这种社区的理论探讨。


第三,以往的研究方法较为陈旧,地方气味也较浓,缺乏连贯的材料,而且,以往采用的典型研究方法如使用过多,极易造成混乱。因此,兰巴德主张:以“生态合成体”理论为基础,从宏观角度对城市化进行比较研究,在必要的地方也可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加以补充。


兰巴德创立的这种城市化研究理论引起学者们的普遍重视,也有部分学者还对此加以补充与发挥。例如,1967年,一位研究城市规划的史学家罗伊·卢博夫撰写《城市化进程,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一文,基本上肯定兰巴德的理论。但同时也指出,城市是一种人工产物,其中,人的行为与主观作用很重要,它们导致了城市的一系列变化。过分重视城市化的客观进程,恐有偏颇之嫌。他认为,“ 城市化”这一抽象术语局限性很强,难以表达城市发展的丰富内容,不如用“城市建设进程 ”(City building process)来代替。所谓“城市建设进程”,既包括地理学者对城市的“地点”(Site)称谓,也包括城市建设中主观上人为的内容:建筑学和地形学、住房与住房投资、不动产市场和不动产制度、交通运输、卫生保健、工业技术与组织等。


兰巴德很快便领悟并接受了这种建议。翌年:吸取他人的建议,使自己的观点更为充实,提出一套研究某一城市的系统方法,并把它分为几个层次:底层是人口、地志、经济、社会组织这四个不断相互作用的要素,第二层是政治程序、城市领导、城市文化三个因素,其中,城市领导通过政治程序作用于底层的四个因素,城市文化则作用于所有因素,第三层是对该城市及其社会环境与外部关系所进行的考察,对该城“形象”(指该城在城市建设、居民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所独具的特征)作者剖析,最后一层是城市建设过程(此处采纳了卢博夫的建议)作者和该城的法定外壳(指城市政府所享有的正当管理权限作者),总共四层,十一种因素。兰巴德说,城市就是这样,是由许多相同影响的因素构成的“连续统一体”(continuum)一个文化上井然有序并前后承接的整体论。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末城市史研究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史研究的理论探讨。虽然这种探讨尚属初期,未能马上与城市史研究的实践结合起来,但它是对前一时期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发展,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意义上讲,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

现在美国费城城市照片,从这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规模更大了,绿化也变得多了。



飞跃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结构变化,产生种种新的矛盾,造成美国社会动荡加剧,到六十年代达到顶点,从而对美国的社会思想产生强烈影响。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的“新”字号史学流派纷纷脱颖而出,要求重新解释美国历史。由于城市是社会矛盾的汇集处,城市史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新的史学流派瞩目的中心。这就形成城市研究的大飞跃局面,构成城市史研究的第二个高潮。


城市史研究的大飞跃反映在下列五个方面:


第一,城市史研究的专业人员增多。1952年时,仅有汉德林、霍尔特、内文斯、皮尔斯、施莱辛格、斯蒂尔等六位史学家讲授过城市史课程。到1967年,已有五十多所学校开设了城市史课程,150多所学校筹备开设此课程。到八十年代,城市史已成为一门主课。从1882一1974年,广义上讲属于城市史研究范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有1414人。而绝大多数是1950年以后授与的。其中,1960年至1969年十年间授与453人,相当于上述全部学位获得者的32 %,1970年至1974年仅仅四年时间就授与413人,相当于全部学位获得者的29.1%。


第二,城市史著述种类增多范围拓宽。首先,出现大量教科书。主要有:格莱希与希朗合著的《美国城市史》,麦凯尔维的《美国城市化比较史》;赞恩·米勒的《近代美国城市化简史》;斯蒂尔的《附有文献的美国城市史》;德怀特·胡佛《讲授美国城市史教师指南》。


其次,丛书与季刊相继问世。1967年,韦德主编的城市史丛书《美国的城市生活》首卷出版,至1978年共出版24卷之多。哈佛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的出版社也相继出版了类似丛书。1953年由麦凯尔维和斯蒂尔发起成立小型研究团体“城市史究小组”,出版内部小型刊物《通讯》,1975年,改名为《城市生活方式今昔》(半年刊)公开发行。


再次,研究手段增多。例如,1977年,布鲁斯·斯特夫的《城市史的形成》即是把口述史学应用于城市史研究中的一种尝试,他走访了八名城市史研究的知名学者,请他们就城市史的一些关键问题谈了各自的看法。


最后,研究的范围除以往所侧重的时期外,出现很多集中论述二十世纪城市的著作。较著名的有:理查德·戴维斯的《从大城市到特大城市:1930年以来的美国城市史》,麦凯尔维的《大都市美国之出现》。


第三“新城市史”学派应运而生。“新城市史”学派的出现轰动一时,吸引了其他与城市史有关的学科的注意。1970年,数学社会协会在麦迪逊市举办有关城市史的专题讨论会。会后,利奥·施努尔将会议论文汇集成册,题为《新城市史:美国史学家在计量方面所进行的探索》。不久,在华盛顿也召开了全国档案服务会议和全国建筑学会议,探讨了他们各自的工作怎样与城市史研究配合的问题。新城市史学派在六十年代末曾一度支配了城市史研究,至七十年代后便逐渐消沉。


第四,出现一些较有见地的史学家,在城市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颇有建树。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山姆·沃纳。他注意到,费城很早就成为一个大型工业城市,具有典型意义。因此,他于1968年写成《具有世界典型城市意义的费城:城市史的理论基础》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沃纳吸取了兰巴德和卢博夫等人的研究成果,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剖析了费城的经济结构。


第五,城市史研究所涉及的题日增多,内容广泛。例如:城市史的分期问题;城市化与业化的关系问题;对城市老板(boss)与市政改革者的评价问题;城市向郊区发展的问题;城市与移民、黑人的问题;市政管理、社会福利、城市教会与城市文化等等,均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因篇幅所限,暂不一一介绍了。



总结

总之,六十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史研究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发表的著述,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是六十年代以前所无法比拟的;城市史研究的成员也迅速期多,很多社会学、经济学家、生态学家参加了城市史的研究工作,壮大了城市史研究的力量。虽然尚未出现一个像“边疆学说”创立者特纳那样众望所归、主宰史坛的人物,但也确实出现了一些较有见地的城市史学家。如兰巴德沃纳、塞恩斯特罗姆、吉诺维斯等。当然,也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1)关于城市史的定义、范围至今尚在争议之中,与此相关的城市化、城市史和城市志之间的关系也很含混,(2)对南部城市史的研究较差,(3)有关内战前后城市的发展、城市与内战的关系未见论及,(4)对城市社会问题的历史探索,多半就事论事,浅尝辄止。“新城市史”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弊端持激烈抨击态度但也只是停留在某些枝节问题上,隔靴搔痒,不敢触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美国的城市史研究,逐步深入,成果不可忽视,但它在四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至今仍存在很多不足,目前,很多问题仍在深入探讨之中,我们应有分析地对待它,并密切注视它的发展,以便从中得到借鉴。

相关概念

城市化(urbanization)是人口集中的过程,也是导致城市形成的一个社会过程。


传统城市化,大致相当于城市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其主要特征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由小到大,逐级递进;城市周边地区发展迟缓,郊区完全处于依附地位,是城市化的预留空间;由于郊区发展滞后,因此城市的空间布局以单核或单中心为主。


新城市化,所谓“新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在这个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开始出现相对分散化的趋势,郊区或城市外围地区逐渐反客为主,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第二,中心城市与郊区经济重新定位,功能互有置换。第三,在郊区普遍兴起的城镇中,出现一些经济独立性很强的次中心,与原有的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复中心或多中心结构,优化了区域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


资料来源:

王旭:《美国城市史研究概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一期。


杨长云:《公众的声音:美国新城市化嬗变中的市民社会与城市公共空间》,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今日推荐

  《美国城市史》  



作者:王旭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年10月


本期编辑:吕艳芳

瑶湖读史出品 | 欢迎分享 | 转发朋友圈


瑶湖读史

瑶湖读史

Big History Reading Club

读史讲座 | “瑶湖畔读大历史”读书会

参观江西省博物馆 | 读史论坛 | 观影活动


    阅读
    已推荐到看一看
    你的朋友可以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认为好看的文章。
    已取消,“好看”想法已同步删除
    已推荐到看一看
    最多200字,当前共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分享你的想法...

    分享想法到看一看

    最多200字,当前共

    发送中

    网络异常,请稍后重试

    评论


    © [ GO八婆网 ]--您在纽约的生活帮手

    最后更新:Tue Apr 16 2024 20:30:24